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江岳
机构地区:[1]<长江>丛刊编辑部
出 处:《江汉论坛》1984年第11期49-53,共5页
摘 要:奥地利大作家茨威格谈到自己的创作时说:“如果我深谙什么绝技,那么这个绝技就是善于割爱”。把善于割爱说得这般重要,这并不是茨威格个人的特殊情况,许多艺术大师都有类似的经验之谈。实际上,它乃是艺术创造中的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甚至还可以说是一条不成文的,但在艺术实践中通行的法则。然而,究竟什么是“割爱”呢?通常,人们只是从形式剪裁的意义上去理解,实际上,它指的是,艺术家为了“能动地表现自己”,从而对自己的包括审美理想、观念、情感以及趣味、技巧诸因素在内的艺术创造个性,从选材构思到作品完成,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全面调整的创造性劳动。它常常表现为,经过殚思极虑后,在进退两难的抉择中,艺术家将一些与自身血肉相连的个人的东西,忍痛割弃了。这种割爱现象,看起来似乎不可思议;难道艺术创造只有在艺术家不喜爱不满意的情况下才算成功?显然,这样理解是不对的,艺术家的艺术创造倘若不为自己肯定和喜爱,他又怎能为之耗费心血并将作品公之于众,去获得广大读者的喜爱呢!在这里,既应当爱,又应当割爱,我们似乎陷入了自相矛盾。然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1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