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培兆
出 处:《社会科学研究》1984年第2期39-43,共5页Social Science Research
摘 要:社会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其政治地位、经济地位都是十分明确的。那末,它在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又如何呢?我想从理论上作点具体分析。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以后,社会生产力将摆脱资本主义的羁绊而获得解放,并将创造出新的比资本主义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在此基础上,“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反杜林论》第279页)社会主义社会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有:铲除了生产资料和产品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消灭了剥削制度,实现了产品分配上的平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人们能“熟练地运用”经济规律,使经济规律服从自己的统治(同上,第280页);生产者成为社会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所以。
关 键 词:社会主义制度 生产过程 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私有制 生产要素 劳动生产率 经济规律 生产劳动过程 具体分析 生产资料公有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