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荣耀
出 处:《欧洲研究》1984年第4期34-41,共8页Chinese Journal of European Studies
摘 要:法德关系在战后西欧国际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分析战后法德关系演变的过程及其演变的种种因素,有助于研究和展望法德关系的今天和明天。一、战后初期的法国对德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的法德关系,主要表现为法国与盟国对德政策的不同,其焦点是复兴德国还是肢解德国。从1941年底丘吉尔第一次访问美国,到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美英苏三国曾多次就战后如何处置德国问题进行协商。尽管主要盟国之间并未就此达成正式协议,但有一条却是明确的:战后德国应当肢解成几个国家。以戴高乐为代表的"战斗法国"以及后来的临时政府,虽然受同盟国的冷遇,无法参加美英苏三强处置德国方案的历次协商,
关 键 词:法德关系 联邦德国 戴高乐 法国对德政策 战后德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国问题 强硬政策 阿登纳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分 类 号:D75[政治法律—政治学] F15[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