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隆有
出 处:《中州学刊》1983年第5期121-124,共4页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摘 要:荀悦(148年—209年),字仲豫,颍川颍阴(今河南省许昌市)人。他幼而多才,“年十二,能说《春秋》”。学综儒史,尤长著述。因恨宦官专权,“讬疾隐居”乡里数十年。“时人莫之识,唯从弟彧特称敬焉。”建安元年,他己四十八岁,得知曹操采纳了荀彧的建议,决定奉迎汉廷都许,立即由荀彧引荐,到曹操的镇东将军府工作。不久,汉廷移都许昌,荀悦即任汉廷黄门侍郎,和荀彧、孔融“侍讲禁中,旦夕谈论”,积极为延续垂死的东汉王朝出谋画策。他于这期间(建安元年——二年)写成的《申鉴》五篇,即是这“旦夕谈论”的集结。建安三年,他任秘书监、给事中。时汉献帝雅好典籍,“常以班固《汉书》文繁难省,乃令悦依《左氏传》体以为《汉纪》三十篇”。建安五年,书成奏上,迁为侍中。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