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彭邦炯[1]
出 处:《农业考古》1983年第2期309-314,共6页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摘 要:螽,就是今天通称的蝗虫,有时也叫飞蝗。螽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并不在水旱天灾之下,尤其是禾本科植物,要是遇上蝗虫,便被一扫而光。历史上曾有“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的可怕记载,历朝历代都把蝗虫的出现视为祸国殃民的大灾难,而史不绝书。从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官方编年史《春秋》起,都一一记录在案。可见统治者是非常重视的,史家亦从不讳笔。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当也不会例外。只是因为传世文献太少,我们无从见其记载。然而大量的甲骨材料,确实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不少情况。商人特别迷信鬼神,无事不向鬼神卜问,灾害祸福的占卜更为频繁。作为商王朝占卜记录的甲骨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