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容年
机构地区:[1]广西区党校政治经济学教研室
出 处:《广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28-30,20,共4页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摘 要:一、广西农村劳动力剩余和转移的成因大批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和向城镇、向非农产业转移,不仅具有与世界各国相同的历史必然性,而且有着其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它是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也是农民求生存、图发展的内在要求.从广西的情况看,农村劳动力剩余和转移的具体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体制改革,确立了农户家庭经营的主导地位,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大批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中解放出来.这是大量农村劳动力剩余和转移的先决条件.2.农村劳动力增长过快,农业资源相对短缺.60年代初期,广西生育高峰所形成的大量新增人口,进入70年代末、80年代以后,相继加入劳动力的队伍.1978年至1996年,广西农村劳动力净增674万人,而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却由3.22亩下降到2.06亩.这一因素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结合在一起,从而造成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剩余.3.产业结构落后.广西第一产业劳动力在整个就业结构中的比重高达70.1%,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只有18.8%.这是造成广西农村大量劳动力剩余和转移的又一重要成因.4.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严格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把原有的和不断增加的农村劳动力基本限制在农村,使我国?
关 键 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广西农村 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小城镇建设 农村劳动力剩余 劳动力市场 农业综合开发 乡镇企业 劳动力总数 经济发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