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热·幻灭·批判——“文革”10年青年思潮初探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雷颐[1] 石云[2]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2]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

出  处:《青年研究》1991年第2期30-35,共6页Youth Studies

摘  要:人们都还记得,1966年一大批本来不出名的青少年突然成为那场“触及人们灵魂”的“大革命”的闯将;人们也还记得,1976年标志着“文革”彻底破产的“四五”运动,也是以青年为主体的。因此,对一代青年在“文革”10年中的思想轨迹作一分析概括,是能给人们某种历史的启示的。 (一) 从1957年起,就大环境而言,中国的政治形势不断“左”倾,在青年学生所面临的“红”与“专”的关系中,越来越强调“红”的重要性。中苏关系破裂以后,人们通过苏联文学以及少数西方文学作品零星了解欧洲文化的渠道也被阻断。60年代的青年是在这种排除西方文化影响的,极其封闭的“革命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因而极为单纯,充满革命的理想主义色彩,坚信自己肩负着“亲手埋葬帝、修、反”,解放世界上“三分之二受苦人”

关 键 词:毛泽东 青年思潮 文革 红卫兵 青年学生 批判 无产阶级专政 家庭出身 革命化 文化影响 

分 类 号:C913.5[经济管理] D43[社会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