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民族文学研究》1990年第4期32-38,54,共8页Studies of Ethnic Literature
摘 要:这里发表的文字是巴·布林贝赫教授的专著《蒙古诗歌美学论纲》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是英雄主义诗歌时期,着重论述了蒙古英雄史诗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认为蒙古英雄史诗是原始游牧民族语言艺术的典范,其人物性格是半神半人化的,基调是英雄主义的,风格是崇高的。紧接着厌世主义诗歌的是民主主义诗歌时期,它是随着历史的迈进,在民族意识强化和创作主体觉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基调是人文主义、民主主义的,创作方法是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是个性化的。原文为蒙古文,翻译时有删节。(——译者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