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挽救”的社会化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东再芳 谢则林 

出  处:《当代青年研究》1989年第5期15-18,共4页Contemporary Youth Research

摘  要:工读生经过一定阶段的矫治教育,要离开学校踏上社会的。根据信息反馈,绝大多数工读生在踏上社会之后,由于得到家庭、社会、企业、机关、学校的热心关怀、积极帮助,能够去邪归正,走上了新生之路。然而也有一定数量的工读生走向社会之后,在生活的道路上遇到各种挫折和矛盾,有的在歧视和误解中彷徨,有的在威胁利诱下沉沦,有的在金钱、色情诱惑下重新堕落。我们在1986年,曾对自1987年以来的1025名工读离校生进行了调查,其中表现好的有83名,占8 1%,表现一般的有792名,占77 3%,受过各种处罚的有150名,占14 6%。从调查结果看,工读生离校后重新犯罪率还是相当高的。

关 键 词:工读生 社会化 思想教育工作 青少年 社会调查 重新犯罪 矫治 工读学校 信息反馈 学生 

分 类 号:C913.5[经济管理] D432.6[社会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