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代中国的现实人性与道德建设——兼评传统儒家的人性学说与道德建设理论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伟合[1]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出  处:《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42-45,31,共5页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摘  要:人性学说与道德建设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从逻辑上说,如果把人性的内容或特征主要地归结为自然本能或利己之性,那么,在设计道德建设模式时,当然的选择是法制而不是德化。因为,道德是柔性的,它主要通过人们内心的良心觉悟,才能发挥作用。如果人的本性就是不可逆转的食色、利己指向的话,柔性的道德在它面前就将黯然失色,无所作为。与之相比,法律的特征是刚性的,它有国家机器的强力为其后援。从而,根据上述人性认识,只有通过法制即法律强有力的引导和干预,才能使人们的行为不得不服从社会利益和公共原则。相反,如果把人性的内容和特征,主要地归结为道德要求或利他之性。

关 键 词:道德建设理论 现实人性 人性学说 当代中国 德化 传统儒家 马克思恩格斯 道德要求 干部道德 个人利益 

分 类 号:C55[社会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