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忠兴
出 处:《历史教学问题》1994年第3期21-24,共4页History Research And Teaching
摘 要:1886年(光绪十二年),在近代中日关系史上,是一个常令人忽视却不应忽视的年份。上溯1874年(同治十三年)日本攻略台湾,下迄1894年(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朝鲜问题成为中日关系的一大热点:1882年壬午兵变、1884年甲申政变、1885年中日签订《天津条约》。而朝鲜半岛又地处远东战略要冲,英、美、俄等国从自身利益出发,相继插手朝鲜事务。围绕着朝鲜问题,东亚局势顿趋紧张,国际矛盾骤然加深。发生于1886年的中日长崎事件,恰恰置于这一系列矛盾漩涡中,它刺激日本加紧了走向军国主义道路的步伐。而我们已有的中日关系史论著却对之缺乏应有的重视,故考察长崎事件及其交涉过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