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宁
机构地区:[1]枣庄市广播电台
出 处:《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3年第5期28-34,共7页Journal of Ancient Books Collation and Studies
摘 要:《河图》《洛书》又称《河图纬》《洛书纬》,是汉代产生较早、篇目最多、内容最广博的谶纬之书,后来的《七经纬》及其它谶纬之书多于此取本。《古微书》云:“纬候之兴其生于‘河出图’一语乎?自前汉世有《河图》九篇、《洛书》六篇,云自黄帝至周文王所受本文,又别三十篇,云自初起至于孔子,九圣增演以广其意,盖《七纬》之祖本也。” 谶纬之学起于西汉,大盛于东汉,是汉代学术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因得到统治者的推崇,故士人多钻研此学,形成了一门独特的学问,并产生了大量的谶纬之书。可以说谶纬之学曾经代表过东汉时代的文化主流。就今天看来,这些书除了大量天命瑞应的迷信内容外,其在天文、历数、地理、历史、哲学及神话传说等方面包含着许多珍贵的资料,对研究东汉时期社会的思想及文化状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故自明代以来,引起了学界的重视,多有辑录和研究者。但东汉以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