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非正常贷款居高不下的原因及对策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庆贵 来俊贤 

机构地区:[1]农业银行柘城支行

出  处:《金融理论与实践》1992年第1期71-72,共2页Financial Theory and Practice

摘  要:一、原因 1、旧债务棚架落实难,“双呆”盘活收效甚微。由于责任制以前的集体农业贷款大部分没落实到户,有的虽勉强落实,贷户只认帐,不认还。 2、以利转本,造成贷款新的死滞。近两年,一些信用社为完成年底非正常贷款下降任务和利润任务,不顾自身长远利益,对死滞贷款该转“两呆”的不转。突击换据收息,贷新还旧,空收空放,弄虚作假,人为造成贷款新的死滞,使信用社非正常贷款越积越多。 3.贷款期限确定不合理,造成逾期贷款增多。近几年来,由于农业、农户贷款没有按生产经营周期和贷户实际承受能力合理商定贷款期限。

关 键 词:信用社 保证贷款 贷款期限 责任制 农业贷款 对策 落实难 实际承受能力 信贷人员 农户贷款 

分 类 号:F8[经济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