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姜涛[1]
机构地区:[1]黑龙江省交通厅史志编辑室
出 处:《北方文物》1992年第4期80-83,共4页Northern Cultural Relics
摘 要: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签订之《尼布楚条约》,正式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以外兴安岭(即斯塔诺夫山脉)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为界。为了加强边防,清朝政府采取了立界碑、巡边及雍正初年设边境卡伦等措施,从而形成中国北部边防边境道路。关于格尔必齐河口立有界碑、额尔古纳河口石壁上鎸刻《尼布楚条约》五体文字及巡察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边境的历史情况,一些学者已有专题论述,本文不再赘叙,仅就中国北部边境卡伦之设置及边防卡伦路之形成略述于下。
关 键 词:卡伦 额尔古纳河 格尔必齐河 尼布楚条约 兴安岭 中国北部 清朝政府 恰克图 北部边防 乌里雅苏台
分 类 号:K87[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