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丁长清
出 处:《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2年第4期47-51,65,共6页
摘 要:“大同”思想作为中华思想文化的一笔遗产及其对中国社会的重大影响,在思想界、史学界引起众多学者的兴趣和研究。本文拟对“大同”思想的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条件和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作用。作一粗浅的论列,以就教予诸位方家与同仁。一、“大同”思想的中国源文明离不开文明赖以存在的自然文化生态环境。不同的自然文化生态环境在产生不同的文明或文化的同时,也产生着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思想意识。“大同”思想就是一种中华先民们在中国自然文化生态环境作用下,滋生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色彩的社会平等思想意识。中国地处亚热带和大河流域,有着优良的自然文化生态环境,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作为自己生存基础的国家。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口也急剧发展膨胀起来。
关 键 词:近代中国社会 大同 中华农业文明 思想文化 向西方学习 土地私有制 土地占有 孙中山 资产阶级共和国 国家思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7.15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