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意于调动接受主体的能动性——新时期小说语言变革特征之一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克宽 

出  处:《中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2期96-100,共5页Research of Chinese Literature

摘  要:“20世纪的‘语言革命’之标志,是承认意义不只是用语言‘表达’和‘反映’的东西,它实际上是被语言所创造的东西。”英国著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特雷·伊格尔顿对西方文学语言这一发展趋向的概括,在八十年代的中国同样得到了证实。新时期小说的艺术革命,应该说是从语言开始的。而创作实践进一步昭示人们:小说语言的变革与整个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向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我们只有从传统和西方两个参照系上加以纵横观照。

关 键 词:语言变革 新时期小说 语言组合 接受主体 能动性 作家 小说语言 场型语言 伊格尔顿 作品 

分 类 号:I20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