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董为光[1]
机构地区:[1]华中理工大学
出 处:《语言研究》1992年第2期19-26,共8页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摘 要:在汉语词汇发展的历史上,双音化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经过粗浅的观察,不难将双音化的发展分为三个类型:一)原单音节词被双音词代换,如"眼~眼睛","眉~眉毛"。二)原多音节短语被缩简为双音词,如"泰山北斗~泰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政协"。三)创造新词,直接构成无法理解为任一单音词继任者的双音词,如湛蓝,柳眉,龙头,年会,念佛,提高,日蚀,侧目,航空等,本文以第一类作为研究对象,文中简称为"双音代换"。对于双音代换,要作出一个明确的限定:确定为存在替换关系的单音节词和双音词必须有共同的词素成分,换言之,后起双音词应是"顺势"以所代单音词的词素作为构造基础的。按照这个限定,古之通语"目"和今之基本词"眼睛"不存在代换关系,"目"较早被"眼"所取代.没有双音词接替它."日"和"太阳"间不存在代换,"太阳"完全是当时的新造词,后来占据了"日"在词汇中的地位。"揆"和"测度"间也无代换可言,替代"揆"的是双音词"揆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