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史近
出 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4期110-110,共1页Journal of Chinese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摘 要: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本的国家,数千年来,劳动人民代代不息的开垦耕耘,造就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然而,腐朽的封建社会和落后的生产力,使中国的农业经济,长期陷入发展迟滞的困境,特别是传统的农业经济,缺乏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农业的进步十分艰难。而这种自然灾害对于农业的打击,还直接影响到中国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以至社会政治的基本稳定,每当风调雨顺之年,封建的政治就相对平稳,而一旦水旱交仍,接踵而来的一定是规模不一的农民起义和社会动乱,甚至引起改朝换代的历史性变革。学界对于中国传统农业的研究,大多兴趣于农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研究,具体地说,就是侧重于土地阶级关系和农业耕作技术、农具等方面的研究,而对于中国农业有重大制约作用的自然灾荒史,却较少人涉及。特别是对某一特定时期的灾荒史的研究,更为少见。这种现象,不能不说是中国农业史研究的一大缺憾。
关 键 词:灾荒史 自然灾害 良同志 1927—1937年 中国农业史 中国传统农业 农业耕作 农业经济 阶级关系 社会动乱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