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盐官与盐政  被引量:1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克毅 

出  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4期41-50,共10页Journal of Chinese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摘  要:对于一个政权而言,吏治好坏是至关重要的。贪官污吏的不法行径往往会导致经济的衰退,社会的动乱、乃至这一政权的最终倒台。而主管经济部门的官吏之行为对经济的影响则更为直接。清朝负起这一责任的机构是内务府。 内务府是清王朝特有的一个国家机关。最初,它是清朝统治者接受了明朝宦官乱政的教训,为杜绝阉竖擅权之现象而设立的。因而《清通考》上说它的职掌是:“掌内府财用出入、祭祀、宴飨、膳馐、衣服、赐予、刑法、工作教习之事”,换言之,内务府是代替宦官来管理天子之家事。随着历史的变迁,内务府的职权范围逐渐扩大,远非限于宫苑之内,其触角延伸到全国许多地方、许多部门,尤其是诸种生利事业,如盐差、关差、织造等职务均由内务府所包揽:“……(内务府)有郎中、员外、主事各员。盐政、税关、织造诸差,即于郎中等员内简派……。”正是由于内务府承担起了管理清代重要经济部门盐业的职责,它所派出的盐官就对盐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正是盐官的胡作非为成为清代盐法大坏的主要原因。

关 键 词:内务府 盐商 两淮 盐价 盐官 御史 盐法 引盐 盐差 乾隆 

分 类 号:F12[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