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台湾新电影的社会学再探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天铎[1] 陈蓓芝 

机构地区:[1]辅仁大学大众传播研究所

出  处:《当代电影》1990年第6期82-97,共16页Contemporary Cinema

摘  要:Ⅰ前言电影是科技、工业、艺术与文化思想汇结的产物,与整个政治、经济、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电影不全然是作者论批评家所谓“个人世界观”(world view)的展示橱窗,而且是结合艺术与商业的大众消费产品,成为社会现象与体制(institution)运作的一部分。因此,当我们在为某“同质影片群”(Homogeneous cluster)的风格、主题、图象等元素做归纳分析时,也有必要由社会历史巨视角度剖析其与社会环境互动关系。近四十年来,台湾社会转变十分急遽。经济高度发展造成整体价值茫然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社会动荡与功利取向。到了八十年代。

关 键 词:八十年代 表现形式 创作者 四十年 六十年代 写实主义 作品 新电影 五十年代 题材 

分 类 号:J90[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