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林汀水[1]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
出 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2期73-78,65,共7页Journal of Chinese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摘 要:福建早期属于闽越地,汉武帝征闽越,“遂虚其他”。三国吴屡迁罪人入闽,在今福州设置典船校尉,专管造船事业。至晋初年,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就在福州设立晋安郡。其时,为使晋安郡城免遭水患,并使农田有充足水源的灌溉,便在郡城的东西两方筑湖,谓之东、西湖,湖周各达二十里,此即志书所云“引东北诸山溪水注于东湖,引西北诸山溪水注于西湖,二湖与闽海潮汐通,所溉田不可胜计”是也。而自永嘉之乱,北人入闽更多;后经陈元光和王审知再次率军入闽,人口倍增,闽南、闽西和闽东北也得到了开发,各地区水利建设遂纷纷进行。迨至宋代,金兵南下,福建又因远离战场,成为移民的集中地,荒地大量被开垦,农田用水急增,于是水利勃兴,建树之多,遂居全国之首。但是进入明清、特别是至明末之后,由于受到战争的破坏,加上人口过剩,耕地严重不足,人们争相垦拓山坡、进占河道与湖地,水利事业废弃,水旱灾害频繁,农业便趋衰落了。下面略分唐五代、宋和明清三个时期,作一历史的概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