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初俄国诗歌选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小舟 志义 卞雨 

出  处:《苏联文学》1989年第4期31-38,共8页

摘  要:20世纪初期,十月革命之前的俄国诗歌,不仅在我国翻译介绍的相当少,就是在苏联,过去介绍出版的资料也不多。只是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和公开化的出现,才有了较大的改观。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就诗人本身而言,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们虽然都是活跃于20世纪初期俄国诗坛的重要诗人,但在新的阶段,并未以自己的创作奠定自己在诗坛的地位。既不象马雅可夫斯基那样被称为“最有才华的诗人”,又不象勃洛克、叶赛宁、阿赫玛托娃以自己的诗打动读者的心灵。还有一部分人随着十月革命的成功,离开了俄罗斯。大出于这历史的特点,无论是苏联,还是我国,对于20世纪初期的俄国诗坛整体,研究和注意得不足。但历史是不能割断的,文学史更是如此。20世纪初期的俄国诗歌不管它的成败如何,终究是苏联诗歌的前奏,离开它就不能把俄国诗歌和苏联诗歌联结起来,就很难作出公允的评价。这也是我们向读者翻译介绍一点20世纪初期俄国诗歌的原因。我们在这里共介绍了5位诗人的作品,但这5位诗人,却分属4个诗歌流派:阿克梅派、立体未来派、自我未来派和新农村派。从这一简单的现象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那时的俄国诗坛,在西方现代派文学潮流的冲击下,所激起的巨大反响。不过,20世纪初期,俄国诗歌流派的情况,不是我们要介绍的任务。我们只是把5位诗人的简略情况叙述如下:奥西普·埃米里耶维奇·曼德尔施塔姆(1891—1938)是苏联俄罗斯诗人,属阿克梅派。他的诗歌主要是歌颂文化历史人物,强调具体地从物质上认识世界,从所刊登的几首诗中,也可看出这些特点。他著有诗集《石头》(1913)、《忧伤》(1922)、组诗《沃罗涅日笔记》(1966年发表)。此外还有《谈但丁》(1967年发表)及自传体散文和论文等著作。米哈依尔·阿列克谢耶维奇·�

关 键 词:二十世纪初 未来派 诗歌流派 早期诗歌 西方现代派 诗人本身 优秀作品 文学潮流 文学史 抒情性 

分 类 号:I512[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