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镶嵌治疗的现状及前景  被引量:1

Current and prospective view of hybrid approach in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海波[1] 胡仁杰[1] 苏肇伉[1]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上海201210

出  处:《外科研究与新技术》2013年第3期135-138,共4页Surgical Research and New Technique

摘  要:自1938年Gross等首先成功地结扎动脉导管以来,手术一直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传统治疗方式[1].1966年,Rashkind等首先应用头端带有可扩张球囊的特种导管进行球囊房间隔造口术(balloon atrial aeptostomy,BAS)[2],自此,介入治疗成为重要的辅助手段.1972年,Bhati等在动脉导管未闭缝合手术中利用球囊导管暂时性堵塞动脉导管内血流[3],是介入和外科技术的首次同时联合应用.2002年,Hjortdal等提出了结合影像学技术和常规介入器材联合外科技术治疗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理念[4],即镶嵌治疗(hybrid therapy).镶嵌治疗在实时影像学支持下,可以缩短或避免体外循环时间,具有创伤小,治疗及时,准确度高的特点,尤其适合心导管介入或外科技术单独无法取得满意结果的病种和情况.

关 键 词:先天性心脏病 镶嵌治疗 左心发育不良综合症 肌部室间隔缺损 

分 类 号:R726.5[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