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移植供肺保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剑伟[1] 龙小毛[1] 

机构地区:[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南宁530021

出  处:《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2014年第2期117-119,共3页Practical Journal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Electronic Versio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360020)

摘  要:自1983年以来,临床肺移植已取得巨大的成功,并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肺实质病和肺血管病的唯一有效方法。全世界截至2011年每年完成的肺移植例数超过1500例[1]。但不管手术技术及围术期处理的改进,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肺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nduced lung injury)仍然是肺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主要表现特点为非特异性肺泡损伤、肺水肿及低氧血症,最严重的表现形式为原发性移植物功能衰竭(PGF)[2]。肺移植术后PGF发生率高达12%~25%,发生后需持续正压通气支持或体外膜肺改善通气,发生PGF的肺移植患者早期死亡率高达70%左右[3-4]。此外,严重的再灌注损伤增加供肺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和长期的肺功能衰竭[5]。而减轻缺血/再灌注肺损伤与供肺保存效果正相关[2],故只有提高供肺的保存技术,才可能更有效地利用每一个供肺,降低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率。因此,改善或研究新的供肺保护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近10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1,6]。现就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关 键 词:肺移植术 氧合血 持续灌注 深低温 呼吸机 离体肺 体外灌注 肺保护液 双肺移植 

分 类 号:R655.3[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