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谢尹晶[1] 段晋燕[1] 兰晓梅[1] 王成彬[1]
出 处:《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3年第2期327-333,共7页Clinical Laboratory Journal(Electronic Edition)
摘 要: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病症,临床对于感染的诊断方法仍有限,虽然病原学诊断是对感染进行有效治疗的关键所在,但病原微生物检测因耗时较长,阳性率偏低等原因,使其在感染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实用价值也受限。因而,除病原学检测这一金标准外,尚需要其他方法来尽早地辅助诊断感染性疾病。近年来发现,外周循环中一些生物标记物的升高能够在感染早期即出现变化,并且有些还能为感染的早期治疗提供依据。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等是临床常用于判断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指标。本文对PCT、IL-6、IL-8、IL-10、TNF-α和CRP及其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联合应用常用的炎症指标可以提高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同时也需要寻找新的指标以更好地辅助诊断感染性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1.22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