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伟明[1]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历史系
出 处:《中国农史》1988年第3期31-35,共5页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摘 要:宋元时期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决非偶然。它与当时经济重心南移,大批劳动力流入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息息相关。劳动人民根据南方的自然状况广种水稻,并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有所发展创造,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水稻栽培技术措施,为南方农业的不断开发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宋元水稻栽培技术主要可归纳为育秧技术与大田管理技术两大类别以及种、管、收三大环节。反映了宋元时期水稻栽培已普遍实行精耕细作,具备了较为完整而复杂的技术程序。可以讲,我国古代水稻栽培技术发展到此而基本定型。直到明清甚至现代,基本上还是继承沿袭宋元时期的栽培技术特点。所以在水稻栽培发展史上,宋元时期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