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潘泗岱
出 处:《河北法学》1988年第6期44-46,共3页Hebei Law Science
摘 要:青少年犯罪突出而且日趋低龄化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最近,笔者就这个问题调查、分析了我省某劳改单位的450名青少年在押犯。其犯罪类别和数量是:盗窃犯186人,抢劫犯45人,强奸犯154人,流氓犯27人,伤害犯25人,杀人犯7人,纵火犯2人,破坏电力设备犯3人,交通肇事犯1人。这些人在实施犯罪时,除了惯常的共同特点之外,突出特点是带有明显的盲目性、突发性。 导致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当然有社会的、家庭的、生理的诸多因素,但他们心理因素的支配和影响更是不容忽视的。本文试图就这个方面谈一点肤浅的看法,或许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