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秦浩[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历史系
出 处:《东南文化》1987年第3期87-93,共7页Southeast Culture
摘 要:明孝陵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位于南京钟山南麓的独龙阜玩珠峰,迄今已六百余年。明孝陵既继承了唐、宋以来帝陵的主要规划,又有所创新,并为以后的明十三陵,乃至清代的东、西陵所沿袭,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本文拟就明孝陵神道石象生的渊源、题材等方面略加考释。 明孝陵神道石象生,随着山峦起伏,迂回曲折列置石兽十二对,依次是狮子、獬豸、骆驼、麒麟和马。每类两对,都是一对伫立,一对蹲坐。石兽尽头往北折是一对高耸的白石柱,紧接着是两对武将和两对文臣。孝陵前安置这些石象生的作用、含意是什么呢?现依次逐一加以考析:
关 键 词:明孝陵 石象生 神道 置石 帝陵 石兽 文臣 骆驼 武将 狮子
分 类 号:K85[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89[历史地理—历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