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邓孔昭
出 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1期69-73,共5页Journal of Chinese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摘 要:台湾建省以后每年的财政收入有多少?这是对当时台湾社会经济作出正确估量的主要依据之一。过去,史学界采用的数据,主要是根据刘铭传的传记材料,或连横《台湾通史》度支志中“建省以后岁入总表”(附后),因而得出三百万两或四百四十万两的数字。连横的“建省以后岁入总表”,由于各项收入记载清晰,尤为一些学者所喜用。然而,不论是三百万或四百四十万两都是错误的。实际上,当时台湾的财政收入,每年只在二百万两上下。本文拟就此作一考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