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历史作用及其对我们的借鉴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招顺[1] 刘永[2] 

机构地区:[1]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2]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出  处:《上海经济研究》1986年第5期22-25,共4页Shanghai Journal of Economics

摘  要: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中最负盛名的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他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迄今已经整整50个年头了。按照凯恩斯的说法,他写此书的最终目的是要解决失业问题。为此,凯恩斯论证了资本主义可以在温和的改革和国家间接调节经济的基础上,达到“充分就业”,走上稳定发展的道路。但是,经过半个世纪的实践,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及其政策措施并未达到预期的目的。尽管如此,凝结在《通论》中的凯恩斯就业理论还是有它的一定历史作用的,我们也许可以从中寻觅到对我国四化建设的借鉴意义。

关 键 词:借鉴意义 凯恩斯理论 充分就业 稳定发展 失业问题 经济危机 经济学家 间接调节 货币政策 西方国家 

分 类 号:F127[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