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林永匡
出 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1期105-111,共7页Journal of Chinese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摘 要:福建为我国重要产盐之区。清代前期,福建运司产盐用煎晒两法,“闽省近海之县十有一,统煎晒之场十有六。”这十六个盐场是:在福清县者为福清场、江阴场、福兴场;在莆田县者为莆田场、下里场、前江场;在晋江县者为浔美场;在同安县者为浯州场、祥丰场;在南安县者为莲河场;在诏安县者为诏安场;在惠安县者为惠安场,在漳浦县者为漳浦场。此八县所辖之场,皆用晒法,“晒滷成盐”。另外,宁德县之漳湾场;罗源县之鑑江场;霞浦县之淳管场,产盐则用煮法,“其盐皆煮海所成,形质较细,故谓之细盐场。”以上十六场,在清代“皆设场官主之”,管理盐政事务。而福建所辖之台湾府,清代前期产盐之地尚有五场,这五场是:在嘉义县者有洲南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