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有民族性 愈有国际性——美术电影民族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被引量:3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松林 

出  处:《当代电影》1985年第2期101-105,共5页Contemporary Cinema

摘  要:经过几十年的苦斗、探索和不断追求,中国美术电影终于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孩提变为成年。而今,它以自己独特的和引人瞩目的风姿,屹立于世界电影艺术之林。周恩来总理生前曾对一个日本电影代表团讲过:“美术电影部门在中国电影事业中,是具有独特风格的比较优秀的部门”。动画片《大闹天宫》,1978年在英国伦敦国际电影节上放映,并获得优秀影片奖状,观众们无不为这部影片拍手叫好,称赞它是“伦敦电影节上最轰动,最活泼的一部电影”。水墨动画片《牧笛》,1979年在丹麦欧登塞第三届国际童话电影节上获得“金质奖”(大奖),世界电影界的同行们都为中园创造了这一崭新的水墨动画形式而感到震惊。动画片《哪叱闹海》,1980年在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放映的时候,

关 键 词:水墨动画片 美术片 电影界 国际电影节 民族性 电影艺术 独特风格 影片 艺术风格 电影事业 

分 类 号:J90[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