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一丁
出 处:《当代电影》1985年第2期150-150,共1页Contemporary Cinema
摘 要:胡滨在《八一电影》1984年第6期上发表的《“作者电影”与“作家电影”》一文中,对这两个概念作了如下的阐述:首先,他指出,“作者电影”与“乍家电影”是法国新浪潮时期同行并进的两股潮流,是同一名词的两种含义。文中进一步指出:这两股潮流是截然不同的。它们的导演们有着自己独特的美学追求。新浪潮运动的精神之父,法回电影评论家安德烈·巴赞最早提出了“作者电影”(Le cinema d’auteur)这个观念。巴赞在四十年代受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的鼓舞,盛赞新现实主义真文感。同时,他也注意到美国人奥逊·威尔斯,认为他在美国电影中,赢得了与小说家、绘画家齐名的电影艺术创作者的地位。他在评价《安倍逊大家族》一片时写道:“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