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戴一峰
出 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5年第3期93-104,共12页Journal of Chinese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摘 要:闽江上游山区地处福建西北隅,山区资源与农林产品素称丰饶。早在明清时代这里的商品经济就较活跃。步入近代,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影响,国内外市场对山区资源与农林产品需求激增的刺激,山区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山区初级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一、近代闽江上游山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初级市场的形成。 近代闽江上游山区初级市场的形成是与山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与山区茶叶、木材、纸等大宗产品的生产和运销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从目前掌握的史料来看,最有代表性的当数山区茶叶初级市场的形成。 闽江上游山区是福建主要产茶区,早在唐宋时期便以北苑、壑源之名著称天下,但其时多为贡茶,仅有少量进入流通领域。元代在这里设置官局,茶利遂为官府所垄断。“明尽革官场,捐利于民”。于是“(武夷)环九曲之内,不下数百家,皆以种茶为业,岁所产数十万斤,水浮陆转,鬻之四方。”随着上游山区茶叶生产与贸易的发展,到清初,茶叶初级市场业已萌生。据载,“清初茶市,以下梅为盛,星村次之”,下梅“附近各县所产茶,均集中于此,竹筏三百辆,转运不绝”。乾隆朝后,武夷茶叶成了清朝对外输出的主要货物,这大大刺激了上游山区茶业的发展。“茶市之盛、星渚为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52.15.123.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