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仁生
出 处:《中国文学研究》1985年第1期119-125,115,共8页Research of Chinese Literature
摘 要:本色是中国古典文艺理论中一个争论较多而又意蕴复杂的美学范畴。它导源于诗文理论而盛行于戏曲批评,在明代,尤其是明中叶以后成了曲论家普遍探讨的一个理论核心。据不完全统计,明后期有二十多位著名曲论家先后参入了这场本色之争,历时达一个世纪之久。由明入清,这场争论才基本平息,但清代曲论家仍以本色论曲,直至近现代的大曲论家吴梅还用了许多篇幅来探讨本色问题。 戏曲的本色理论,显然继承了我国古代传统的审美理想,同时又体现出它作为戏曲艺术的审美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思潮与文艺思潮的涤荡和人们对于艺术规律认识的深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