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苦难的表现与王国长存的讴歌——巴赫《受难乐》与亨德尔《弥赛亚》的社会历史内涵的比较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于润洋 

出  处:《人民音乐》1985年第12期29-32,共4页People’s Music

摘  要:贯彻在清唱剧《弥赛亚》中的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如果说在巴赫的《受难乐》中是苦难和悲哀,“悲剧性”是那部作品所从属的基本关系范畴的话,那么,亨德尔的《弥赛亚》则是乐观和雄伟,“崇高性”则是这部作品所从属的基本美学范畴。整部《弥赛亚》中除了第二部分的前半部出现过比较短暂的悲剧性因素之外,其基本倾向始终是欢欣、喜悦同豪迈、雄伟交织在一起,构成一种生气勃勃的。

关 键 词:历史内涵 社会心理 悲剧性 作品 艺术家 亨德尔 受难乐 宫廷 巴赫 宗教 

分 类 号:J60[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