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中国银行在加工装配和补偿贸易业务中的作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梦熊[1] 

机构地区:[1]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信托部

出  处:《外国经济与管理》1984年第12期29-32,共4页Foreign Economics & Management

摘  要:加工装配和补偿贸易业务,作为利用外资的一种形式,自1979年以来已有4年多历史,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实践证明,开展灵活贸易,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确实可以较快地改进出口商品的生产技术,提高质量,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发展和扩大出口。1978年7月,我国政府即已颁布了《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即二十二条),1979年9月又颁布了《开展对外加工装配和中小型补偿贸易办法》(即新二十二条),具体地指出了开展加工装配、补偿贸易业务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做法。加工装配业务,其主要形式是由外商提供一定的原料、辅料、零部件、元器件,必要时提供部分设备,由我方企业按对方的规格、式样和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品交对方销售,我方收取工缴费。外商提供的设备贷款,我方用工缴费偿还。此外,我方也可以采取灵活做法,进口原料和出口成品,各计各价,分别订立合同,先收后付,我方赚取差价,并用差价即工缴费偿还设备价款。中小型补偿贸易,其主要形式是由外商提供技术、设备。

关 键 词:加工装配 补偿贸易 主要形式 利用外资 外商 企业 中国银行上海分行 设备贷款 试行办法 支付方式 

分 类 号:F1[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