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哪个“补”哪个?——“动补”格关系再议  被引量:4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临定 

出  处:《汉语学习》1984年第2期1-10,共10页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摘  要:1.在汉语里边,象“吃饱”、“推翻”、“哭红了(眼)”等等,这样的格式是比较常见的。这种格式一般都分析为“动补”格,用句法的名称来称呼,即是前边的“动”是谓语或述语,后边的是补语。顾名思义,谓语或述语当然是中心语,而补语则是补充性的次要成分。因此,有人便把这种“动补”格和“定名结构”、“状动结构”等划分在一起,统称为偏正结构,即:“动”是“正”,而“补”“定”“状”都是“偏”。又有人则作如下命名:“定心结构”,“状心结构”,“心补结构”显然,它们的句法关系是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的关系。

关 键 词:动补 致使句 句子 “动” 句法功能 语义关系 谓语中心 偏正结构 中心结构 中心语 

分 类 号:H19[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