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寇孟良
出 处:《经济问题探索》1983年第3期62-64,70,共4页Inquiry Into Economic Issues
摘 要:反对劳动力所有权的同志(简称质疑者)提出:一、“传统的法学观点认为,所有权的客体一定是(有体)物。劳动力既然非(有体)物,就不是所有权的客体;”二、“劳动力是劳动者(无论是单个的还是有组织的)自身的一种能力,如果说它是权利客体,就导致劳动者既是权利主体又是权利客体的荒谬结论。因而,劳动者对其劳动力不可能存在所有权”。这些思想是否可以成为否定劳动力所有权的论据呢?本文试作辨析。有不妥贴之处,欢迎指正。首先,要指出一点,我国流行着把所有制和所有权混用的现象,对我们讨论劳动力所有权,成了很大的障碍。这个障碍的要害在于不合乎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
关 键 词:所有权主体 权利客体 所有权客体 无体物 有体物 民法典 权利主体 劳动力所有权 物上请求权 法律规定
分 类 号:F0[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