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眼睛的大特写谈起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葛德 

出  处:《电影艺术》1983年第1期50-51,共2页Film Art

摘  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影片中,一般运用近景、特写镜头较有利于眼睛的表现。然而近几年来我国影片表现眼睛的画面越拍越多,“窗户”越开越大,大到有时银幕上只有一只眼睛,却很少能从这一扇扇“窗子”里看到心灵、听到心声。银幕留给观众的常常是一双双没有区别、没有变化、大而无神或表情过于夸张的眼睛。这样的“窗户”开得再多、再大,也无助于人物心灵的挖掘、人物性格的塑造。相反,只是让人感到俗不可耐,感到导演手法苍白无力。所以,这种只表现眼睛的大特写镜头并非不能用,但要看导演选用得是否恰当,演员是否经得起拍这种镜头的考验。记得五十年代看过一部苏联影片,片名叫《忠实的朋友》,它描写了三个中年知识分子,乘小舟度假的故事。他们中有一位性格开朗。

关 键 词:眼睛 中年知识分子 大特写镜头 变焦距镜头 五十年代 导演手法 观众 演员 高度集中 心灵 

分 类 号:J9[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