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苏联文学》1981年第4期62-71,共10页
摘 要:一维克多·瓦西里耶维奇·雷巴科夫是位脸色苍白,举止文雅的二十二岁的年轻人。他坐在高腿斜面黄帐桌前的一把高椅子上,一边打算盘一边把打出的数字往帐簿里填。这件工作要求注意力集中,不出差错,可雷巴科夫却老是走神,所以难免不出错。他刚刚突然收到一封莫名其妙的短信。尽管他不知道写信的人是谁,但仍然心神不定,胡思乱想,集中不起注意力来。雷巴科夫一向喜欢音乐,闲暇的时候常弹琴,看了不少音乐方面的书,对乐理也很感兴趣,还尝试过作曲,但纯粹为了自娱,从不给别人看。这给他带来很大乐趣,使他陶然忘怀,摆脱内心的孤寂,觉得自己差不多可以算是幸福的人了。他从未想过有一天会登台献技。可这一天却偏偏来到了。两天前,在为赈济邻近孤儿院而举办的小型音乐会上,他几乎被强拉上台去顶替失约的钢琴伴奏者,不然音乐会就开不成了。他刚一登台就羞怯得不知如何是好,其实听众不过百余人,而且大部分还都是他公署里的同事。可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