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清友
出 处:《中国金融》1954年第22期4-7,共4页China Finance
摘 要:一结算的重要性信贷与结算无论从理论上或从实践上说都是不可分的。应当说结算是信贷的组成部分。从动员国民经济和居民的暂时闲置资金作为放款资金的主要来源的意义上说,资源是信贷的物质基础,从监督企业流动资金不做计划以外的支用并负责保管的意义上说,结算是信贷的组织基础。没有正确的结算组织,便不能有正确的健全的信贷制度。一九三○——一九三一年的苏联信用改革,在初期(一九三○年)受到了挫折,原因之一是由於危害分子恶意歪曲信用改革的本质和任务。这些歪曲的具体表现之一是没有把结算改革与信用改革同时进行,而更严重的曲解是采用所谓‘自动结算制’,它既破坏了计划原则,又削弱了企业的经济核算制。苏联在这方面的历史经验证明,必须把结算与信贷结合进行,否则便不能发挥结算与信贷的监督作用,并且在工作上会犯原则性的错误。国家银行是全国的结算中心,结算工作是动员和节约资金的重大组织工作。要使国家银行成为结算中心,就需要在结算方面进行一系列的经济、组织和技术工作。由於商品物资的来源与去向在结算上都能够反映出来,因此通过组织结算工作,国家银行才能逐渐成为核算产品生产与分配的全国机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