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为[1]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出 处:《建筑与文化》2014年第4期88-91,共4页Architecture & Culture
摘 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隈研吾开始关注建筑内部和外部的对立状况,他批判对那种以“肌理贴面”为手段的“表层”处理,并转向以材料为媒介,通过突出其本身的特质,例如厚度、透光能力、断面的质地、疏密程度等等,来建立建筑空间与环境之间的对话关系的设计思想.在这个过程中,隈研吾十分自然地从日本传统建筑中汲取了营养——内外空间的流动性,对地方工艺的提炼和再诠释,在视觉上营造出的轻盈感——使他的许多作品都散发出一种东方式的“和风”和“禅意”味道. 隈研吾认为,自己对于建筑的研究着眼于“如何使用天然的材料创造出空气感和开放的充满阳光的空间.这些建筑材料一定要灵活并且开放;结构要和谐,对人友好.所有的材料都要轻且温柔;结构的规划和通风系统可以让光线通过过滤进入室内.……只有运用前面提到的方式才能让建筑与自然合二为一.”
分 类 号:TU-86[艺术—艺术设计] TU241[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