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移植的研究进展及围手术期的注意要点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洪伟[1,2] 郁雷[1,2] 王锡山[1,2] 

机构地区:[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 [2]哈尔滨医科大学大肠癌研究所,150086

出  处:《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14年第3期29-31,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olorectal Diseases(Electronic Edition)

摘  要:一、小肠移植的发展历程   1967年当Lillehei带领的团队完成了世界上首例小肠移植时[1],抗免疫排斥药物才刚刚起步,肠外营养技术尚未应用于临床。随后的几十年中,小肠移植技术并没有太突出的进展。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Roy Calne和David White及他们的团队将瑞士科学家 Borel 发明的环孢素 A ( cyclosporine )应用于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抗免疫排斥反应的治疗,实体脏器移植才恢复生气。1988年加拿大的Grant医生首先成功的实施了肝肠联合移植手术,应用于短肠综合症和抗凝血酶III缺乏综合症的治疗并取得成功。他克莫司(又称KF506)的问世大大延长了移植小肠的存活时间,从而将小肠移植推进到临床应用阶段[2-3]。

关 键 词:小肠移植 肝肠联合移植 短肠综合症 实体器官移植 抗免疫排斥反应 免疫排斥 肠外营养 BOREL 围手术期 存活时间 

分 类 号:R656.7[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