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斯城
出 处:《当代文坛》1995年第3期12-14,共3页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摘 要:新时期文学自其诞生之日起,历经“伤痕”、“反思”、“寻根”、“新潮”、“后新潮”,关注视角的逐步内转构成了它的一条明显发展轨迹,在80年代中后期文学失却“轰动效应”后,这种内转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既成事实。与此相继的,是80年代末新写实的异军突起及90年代各种“新”与“后”(新体验、新状态、新都市文学、新市民文学、后现代主义、后新时期、后乌托邦文学……),它们表明了当代文学由形而上的姿态(关注终极价值、人主意义、存在境遇、历史理性等等)彻底下落到形而下的日常姿态这一趋势。倘若“后新时期”这一概念能成立的话,那么,它当从这一趋势的发生之时亦即80年代末算起。此一趋势是否文学的一种退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