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语境与通俗文艺意义结构的变异——90年代初期通俗文艺评估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祁述裕[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

出  处:《文艺理论研究》1995年第4期29-36,共8页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摘  要:1.关于文化市场文化市场的形成和通俗文艺的兴起,构成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最重要的文化现象.就一般意义而言,把文艺走向商品化视为灾难,认为文化市场只能产生毫无个性、粗劣低下的产品多少是过于简单化的断言.文化市场总是存在着两种驱力的互相制约:为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讲究划一、模式化制作的驱力,和为不断地吸引公众的注意追求创新、独异的驱力.文化市场的规律就是在划一与个性化,程式与创新之间冲突和摇摆.就消费大众而言,也同样存在着两种冲动:迎合时尚的冲动和追求个性化的冲动.这使得文化市场在其运作过程中受到双重机制的制约:一种是审美规律的潜在制约。

关 键 词:通俗文艺 文化语境 市民阶层 文化市场 意义结构 新时期 90年代 通俗小说 个性化 社会性话语 

分 类 号:I206.7[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