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四小龙”妇女劳动参与特点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范若兰[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东南亚研究所,讲师510275

出  处:《当代亚太》1995年第4期64-66,共3页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sia-Pacific Studies

摘  要:70年代以来,新加坡、香港、台湾和韩国经济迅速发展,引起世人瞩目,被称为亚洲“四小龙”。“四小龙”有许多共同特点:一是经济起飞都始于70年代,二是都采取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三是都属于传统的儒家文化圈。上述共同点对“四小龙”妇女劳动参与的规模、分布和结构产生了很大影响,并进而形成“四小龙”妇女既不同于发达国家,亦有别于发展中国家妇女的劳动参与特点。 一、“四小龙”妇女劳动参与率随经济起飞而迅速提高,跻身于妇女高就业地区之列。 60年代以前,亚洲“四小龙”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缓慢,妇女劳动参与率很低。从6O、70年代开始,亚洲“四小龙”先后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关 键 词:亚洲“四小龙” 妇女就业 妇女劳动 劳动参与 妇女教育 制造业 就业率 新加坡 参与率 发达国 

分 类 号:F249.3[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