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产业部门两地区模式中的所得转移——经济发展期中国的所得与就业结构的确定(下)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出  处:《日本问题研究》1995年第2期23-25,共3页Japanese Research

摘  要:5.实证分析结果 本文的数据库是利用《历史统计资料集成1949~89》中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至1989年的除上海以外的其它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横断面、时间数列数据做成的。名目数值用1990年的价格进行了实质化。 首先看一下被说明变数SHAIR-SI,服务业就业人数所占比重与工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之差是根据“社会劳动者人数”计算出的,其目的是为测出各省服务业与工业的相对发展水平。之所以选用所占比重为被说明变数是为了避免由各省经济规模的不同(生产额与就业人数)而产生的影响。 其次,理论模型中的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的转让,在计量分析模型中将其分为两大组变数进行了分析。第一组的(ALPHA、BETA、RGTRANSPW、RGTRANSPP)是根据“地方财政收支总额”中“地方财政收入”与“地方财政支出”差计算出的。所以可以认为地区间的转让是中央政府的直接财政资金再分配。

关 键 词:就业结构 落后地区 地区模式 被说明变数 发达地区 产业部门 发展期 理论模型 边际储蓄倾向 虚变数 

分 类 号:F241.4[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