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与量的和谐是当代出版业的使命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彭斐章[1]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

出  处:《出版科学》1995年第2期54-54,共1页Publishing Journal

摘  要:图书是一种文化商品,具有双重属性。作为精神产品,要反映出思想性、知识性和价值观,表现出它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本质特征,要以文化的普及与提高为唯一宗旨,并以此实现其社会效益。而作为物质产品,要通过一定的交换关系流通于图书市场,受制于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要以盈利为唯一目标,实现出版者的经济效益。 中国图书价格在1993年4月以后,虽然除大中专教材和中小学课本实行国家定价外,其图书价格已基本放开,但由于出版业能够盈利或者多盈利,还是要通过规模经济来降低单位成本,仍然是印数越大,经济效益越好。这样,出版社要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势必要追求一定的出版数量,包括单位图书出版数量(印数)和图书品种数量。这是出版社实现经济效益的基本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下精神产品的纯商品化,决定了交换价值成为衡量出版物质量的根本标准,一切艺术价值、学术价值。

关 键 词:当代出版 质与量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精神产品 图书价格 出版数量 图书品种 出版意识 普及与提高 

分 类 号:G239.2[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