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主体性的三个层面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敬鲁[1] 刘敬东[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5期180-186,共7页Social Science Front

摘  要:近年来国内关于主体性的探讨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如在主体的实践存在方式方面,主体的认识建构方面,主体与客体的双向化运动方面,都已经深入到了问题的深层。又如对主体性原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主体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也进行了有创造性的探索。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这些探讨大多仍是局部的、某一层面的,还没有上升到对主体性的系统研究,因而主体性的整体内涵还未清楚地揭示出来。本文试图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分析主体性的各个层面,确定主体性的全维度存在。

关 键 词:主体性 实践活动 主体与客体 人的需要 需要性 客体性 对象化 精神性 存在物 精神需要 

分 类 号:B02[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